未來包裝設計有哪三大趨勢?知名設計師林書民這樣說
發布時間:2017-09-28
在2016年臺北燈節上,高達14.2米的主燈“福祿猴”震撼亮相,表面以氣泡膜作為材料、周圍則以回收保麗龍打造臺北地景藝術,從空中鳥瞰呈現出臺北市的地圖縮影。這件藝術品的創作者正是著名的設計師林書民。
林書民曾擔任過美商麥肯與英商靈獅等跨國廣告公司藝術總監,服務客戶包括可口可樂、花旗銀行、3M、卡地亞、大衛杜夫、雀巢咖啡等全球知名品牌,并屢獲廣告與設計大獎。在包裝設計領域,頗有造詣和見解。
從受雇于廣告公司,到后來自己成立公司做創意設計,林書民對于包裝的定義也有了新的領悟?!鞍b只是在幫助原產品做妝容,它和產品的氣質應該是一致的,是對產品本身的深度認識。”
林書民說,“過去設計一款包裝就是要對客戶進行分析,去理解產品,但實際上設計比較重要的是增加一些心理層面的東西。思考如何通過包裝去襯托產品的美,這個過程中會多一些感性,研究比較多的潛意識”。
這些感性的內容正是對消費者的洞察。一款好的包裝如何凸顯不同?選擇極簡干凈還是古典、反復雕琢,林書民認為,“最終取決于產品想要吸引的消費群體。買產品的人是誰,這個群體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主張是什么?要通過產品的包裝去和消費者產生共鳴。沒有一款產品可以吸引到所有的消費者,因此一個好的包裝也不會疊加太多的內容?!?/p>
具體在化妝品的包裝設計上,林書民表示:“因為化妝品價格彈性較大,因此對于品牌發展來說需要去創造出價值感、建立自己的可信度?!钡珦^察,目前國內品牌的包裝設計水平參差不齊。
結合自己多年的設計經驗,林書民認為,未來中國風、個性化、和環保主題的包裝設計將引領包裝設計的潮流。
實際上,在林書民的個人作品中,無論是福祿猴,還是他本人引以為豪的喜瑪拉雅中心,都可以看出林書民對于中國風的偏愛。他告訴記者:“中國市場的擴大,讓外國產品對中國越來越有興趣,中國風的包裝設計也形成了一種潮流?!?/p>
中國風的包裝設計在化妝品領域早已經有所體現。除了草本概念的本土品牌外,還有大眾較為熟知的如SK-Ⅱ和羽西的雞年定制版,阿瑪尼、雅詩蘭黛推出的猴年、雞年限量版粉底等。這些外資品牌進行的中國風包裝的嘗試,可以看出這個風格的設計正形成一股潮流。
而當前市場上常見的中國風的包裝設計,在林書民看來分為了三個層次。
第一層是,找到一些原始的簡單的圖騰,進行包裝設計的添加。當前缺乏文化輸出的中國對于國外的公司來說還比較神秘,這些原始的中國圖騰成為國外的設計公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。
第二層則是運用中國圖騰加以流行元素進行編排,成為大多數品牌進行中國風設計的技巧。
第三層是對中國意涵的轉換。較為典型的有佰草集,眾多中國元素被選入佰草集,設計之后會融合到佰草集的色彩體系。
而伴隨著國外對中國更深入的了解,中國風的設計需求將更加凸顯。
實體和網絡通路的發達、大數據的運用會將每個人的形象和標簽都變得更加清晰,消費者也需要更加個性化的產品,并且和產品持續發生關系。悅詩風吟的百款定制氣墊正是這一種嘗試。
但在林書民看來,化妝品在這方面發展得還比較緩慢。在制造工藝層面,印刷進入數字化之后,能夠讓每一款產品都變得獨一無二來滿足購買者的個性需求,同時可以和消費者之間通過包裝實現更多的對話。
環保進入化妝品領域尤為重要。林書民認為,這么多公司中,誰能將這種理念引為品牌核心,并外顯到包材上將是適應未來發展的強有力武器。外包裝不應該是幫地球多造了一個垃圾,在設計制造時,就應思考到它能不能被降解或者再利用,有沒有可能繼續有利用價值。把綠色環保的概念帶進來,不僅僅是在包裝設計上,也應該是產品的核心。